五代十国时期,皇帝换得比很快广东配资公司,53年内换了14位皇帝,平均四年不到就换人。可偏偏有这么个皇帝,在位才五年多,却让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一辈子提心吊胆。
他39岁暴毙时,正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;史家感慨,若他多活十年,还会有大宋吗?今天就来聊聊柴荣的传奇一生。
柴荣家境早年还算富裕,后来败落,姑姑被选进后唐皇宫当妃子,可没几天皇帝倒台,姑姑被遣散回家,路上撞见个落魄军官叫郭威。俩人一眼定情,姑姑带着嫁妆倒贴郭威,这才有了后来的缘分。
柴荣十来岁投奔姑父,那时郭威还没发迹,柴荣就跟着他跑生意,最远跑到江陵贩茶。别人做生意只盯着账本,他却一边算茶价,一边啃史书、练武艺。谁能想到,这贩茶的小伙子,将来会成为搅动天下的狠角色?
后汉时期,郭威成了军事大佬,柴荣也跟着踏入军界,可好日子没过几天,后汉隐帝刘承佑怕郭威夺权,半夜派兵杀了郭威全家,连襁褓里的婴儿都没放过。
展开剩余77%郭威在澶州披上黄袍,建立后周,回头一看,家里人全没了,只能把侄儿柴荣当成亲儿子疼。开国功臣里有个叫王峻的,看柴荣不顺眼,天天跟郭威说“养子不能继位”。
郭威多精明,看出王峻想夺权,直接把他软禁起来贬到商州,转头就让柴荣当开封府尹、晋王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是要让柴荣接皇位了。
郭威驾崩34岁驾崩,柴荣刚坐上龙椅,北汉的刘崇立马联合契丹,带着五万兵杀过来,想趁新皇帝立足不稳踹翻后周。柴荣准备御驾亲征,以太师冯道为首的一群大臣反对。
可柴荣知道,这乱世里,拳头硬才是硬道理,缩在皇宫里只会让人当软柿子捏。高平之战打响那天,后周右路军刚接战就崩了,大将樊爱能、何徽带着上千人直接投降,剩下的兵痞还沿途抢老百姓粮食。
柴荣见势不对,率先就冲上去杀敌,身后的亲兵见皇帝都玩命,也跟着往前冲。最终斩杀北汉大将张元辉,把敌军打崩了。
战后柴荣处斩了樊爱能、何徽等70多个临阵脱逃的将领。紧接着,他开始大刀阔斧整顿军队,挑最能打的士兵组成“殿前军”,地方节度使手里的精兵,全抽到中央归自己管。
就这么着,后周军队从“谁赢跟谁跑”的一盘散沙,变成了能打硬仗的铁军。
柴荣他上台后,喊出“十年开拓天下,十年养民,十年制士”的计划。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毁佛,不是跟和尚过不去,是当时全国寺庙比粮仓还多,和尚尼姑不种地不纳税,大量铜器被铸成佛像,民间连铜钱都不够用。
柴荣下令除了国家批准的寺院,其余全拆了,30多万僧尼还俗回家种地,佛像熔了铸铜钱。有人劝他“佛祖会怪罪”,他拎起锤子砸了一尊观音铜像“佛要是有灵,该懂朕是为百姓好!”
他选官也不按套路来。五代官场认出身、看派系,他偏说"能办事就行"。小吏出身的魏仁浦没考过科举,他直接提拔成枢密使(相当于国防部长);王溥因为有才华,哪怕年轻也一路重用。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,指着龙袍跟大臣感慨:"王溥要是还活着,我哪敢穿这衣服?"这话里的敬畏,全是给柴荣的。
最难得的是他的权力观,有回大臣抱怨“老百姓品性差”,柴荣直接怼回去:“那是官吏没本事,把百姓逼得活不下去了!”
淮南闹饥荒,朝廷放粮赈济,有人怕百姓还不起,柴荣大手一挥:“百姓是朕的儿女,哪有爹看着儿女挨饿还催债的?”这种把百姓当回事的心思,在视人命如草芥的五代,简直是股清流。
可惜广东配资公司的是,959年,柴荣正准备北伐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,那时候契丹皇帝整天只知道喝酒睡觉,正是下手的好机会。
他带兵北上,42天就收复三州三关,眼看幽州(北京)就在眼前,却突然病倒了。回开封没俩月,39岁的柴荣就病逝。
他死后,7岁的儿子继位,手握兵权的赵匡胤瞅准机会,在陈桥驿披上了黄袍。可赵匡胤心里清楚,他接手的后周,是柴荣攒下的家底。
所以赵匡胤当了皇帝,基本照着柴荣的路子走,连“先南后北”的统一策略,都是抄的柴荣的作业。
柴荣要是多活十年,以他的狠劲和规划,燕云十六州大概率能拿回来,契丹可能被打回草原,五代的乱局会被彻底终结。也就不会有后来宋朝“重文轻武”的积弱,更不会有靖康之耻的窝囊。
可惜,历史没有如果。
发布于:河南省犀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